有迹象表明,短短一年,澳大利亚大学依赖留学生的旧体系已经结束了,整体留学市场已经崩溃,不确定何时能恢复。澳媒预计,到2021年中,澳大利亚可能会损失高达100亿澳元(约合504亿元人民币),国际留学生的人数会从60万人减少一半。
1月5日,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校长格雷戈里·克雷文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的多所大学都对中国留学生“上瘾”,而新冠疫情和中国和澳大利亚目前的关系令中国留学生人数大减,这将使这些澳大利亚大学失去大量资金,或将至少3所大学(澳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跌出世界100强大学的排名。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赴澳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据澳大利亚教育部数据,2019年中国内地在澳留学人数达占比27.3%,贡献了该国国际教育总收入376亿澳元(约合1847亿元人民币)的约三分之一。国际教育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牛肉、大麦等农产品的出口。
然而,新冠疫情以来,澳媒体大量报道当地针对中国、华人乃至亚裔层出不穷的歧视现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就此回应称,中国政府一向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提醒中国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计划,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欧亿也奉劝澳大利亚方面正视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和保障在澳中国公民的安全和权益。
中国教育部2020年6月对赴澳大利亚留学生发出留学预警,提醒中国留学生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也对澳大利亚发布旅游提醒,就该国对华人和亚裔的种族歧视行为现象明显上升,提醒中国民众切勿前往该国旅游。
面对中国相关部门发出的预警,澳大利亚一些高级官员连忙发声辩解。澳大利亚贸易与旅游部长西蒙?伯明翰表示,如果中国学生因种族主义事件远离澳大利亚,该国经济会再次受到影响。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国际学生人数减少,欧亿会受到影响,欧亿的大学也会。”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靠卖资源的国家,科技、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更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粘不上边。况且,澳大利亚教育质量水平,不少学生学完回国之后,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比国内同科学生差。一些中国人感叹,去澳大利亚留学简直浪费钱财,更是耗费青春。
一位到澳大利亚留过学的学生在其自媒体上写道,澳大利亚利用了中国人过去对出国的看法——面子文化,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堪比奢侈品的行业,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包括初期的澳政府补贴,发明了非常多的工具,来吸引甚至是争夺中国留学生。这对欧亿来说,是非常尴尬和丢人的事情,而广大花了钱的留学生羞于提及其文凭的水分,就好像有些人一身的虚职一样。
其实,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亚洲留学生开始对澳大利亚的教育感到不满。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中的不少对自己遭受的社会孤立感到遗憾:大多数国际学生生活在一个和澳大利亚人“平行的社会”,经常被隔离在国际学生宿舍的校园里。而中国的很多大学,正在将国际学生宿舍和其他宿舍及校园设施整合在一起。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针对中国的不友好行为,引起众多中国人的不满,加上对中国留学生的就读环境发生变化,使中国的许多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其他国家留学,而非澳大利亚。这印证了一句话:澳大利亚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或许,澳大利亚一些人不以为然,仍坚持紧随美国,推动澳大利亚在政治、经贸上与中国折腾。如果他们的意图成为现实,那么,最终只能由澳大利亚人自己承担其后果。现在,中国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人越来越少,澳大利亚终于感到自己遭到了报应——得罪中国并没好果子吃。